互动亲子宅,给岁月的一份厚爱
关于 该项目
第二套住房,你是选择喜欢新的生活体验,还是保持习惯的生活环境呢?屋主选择了后者。 对于新的居所,他们不仅选择了同一小区的房屋,还特意选择了四楼的层数。这个楼层高度是女业主充满回忆的高度,是她儿时家庭的高度。相同的楼层,可以照应那时的幸福感,她通过自己努力保留的相似,聊以治愈。这次的案例,将围绕着幸福的三代同堂之家展开。
项目 讲解
入户的鞋柜采用实木定制,保留原始的木色。这种材质不只是鞋柜,家里绝大部分柜体都是这样制作,自然的木材肌理,还原自然生机的空间气息。同时这种自己采购木材制作柜体的方式,也是屋主对于自己儿时生活的回忆复刻。
家,是每个孩子探索世界的起点。在家中寻求孩子与大人平衡的空间,成为了设计师对有娃家庭的首要考虑因素。入户右侧,原本封闭的房间被拆掉墙体,铺设地台,成为女儿游乐的多变空间。对于孩子而言,家不仅是“避风港”,同样需要释放天性。
原本已居住在同一小区,所以屋主对于房屋的户型极为熟悉。屋主在规划自己新家时,没有进行动静分区。这些被定义的传统住宅应有的布局,对于他们而言可能并没有这么重要,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融于其中的、浓烈的“家”的氛围。
在家中每一处不经意的地方,都能发现这一家子的生活态度。餐桌一侧的墙体做了展示壁龛,上面摆放着他们自己淘来的手工茶具、怀小宝贝时候的超声波照片,以及女儿捡回家的第一片树叶。
客餐厅的开放式布局,抛弃传统以电视为中心的格局,将电视改为投影,弱化公共空间的观影功能。使得家人间的陪伴与互动成为家庭的主要活动。对于“家”,屋主想到了冯唐的一首诗来形容:在一个有雨有肉的夜晚/没头没尾的与你分一瓶酒,她觉得很像自己家人之间的关系。在家里爱人之间、母女之间、父女之间都是这种能够“分一瓶酒”的关系,这也是她想要的家的样子。
客餐厅的开放式布局,抛弃传统以电视为中心的格局,将电视改为投影,弱化公共空间的观影功能。使得家人间的陪伴与互动成为家庭的主要活动。阳台给公共区域提供了大面的采光。成为家中的互动区,这个空间变成大人与孩子以及狗狗交流的场所,无形中也在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。
让年幼乖巧的孩子在能够看到其他家人的“公共场所”中学习,更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,一定程度缓解教育焦虑。女儿喜欢绘画、手工……阳台也是她绘画制作和展示自己作品的地方。陪伴仿佛从来都不曾离开过这个家,家里人喜欢用镜头记录下一幕幕生活里的细节,将瞬间保留下来,供往后细细回忆。
家里第一个到达的私密空间,是母亲的房间。母亲的房间没有过多的装饰,除了阳台制作成一个小型的衣帽间,大部分都是成品的家居。让人觉得进入房间里,时光仿佛回到了木心先生笔下《从前慢》:从前的日色变得慢/车,马,邮件都慢/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。
长辈房与女儿房的阳台一墙之隔。同样是原木的自然基调。点心造型的家具与月球灯,营造出来的却是童趣十足的空间。阳台没有像长辈房一样做成衣帽间,而是成为女儿自己的小小书房,里面摆满了读物和画笔,让女儿在这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。
进入主卧,会发现整间房采用大量白蜡木的家具。这是屋主所喜欢的颜色。女主人认为,白蜡木能够随着时间的演变而颜色产生改变,真正让家与人一同成长变化。主卧同样采用简单的造型,打造空间的尺度与自由感。
任何疑问, 欢迎给我们留言。